本詩與唐代詩人..." />
本詩與唐代詩人杜甫的那首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可謂一脈相承。雖然兩詩著重點各有不同,但都表現(xiàn)了詩人在自己生活窮困之際難得的一種博大胸懷。
題訪戴圖
曾幾
小艇相從本不期,剡中雪月并明時。
不因興盡回船去,那得山陰一段奇?
[點評]
據(jù)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和《晉書·王徽之傳》記載:王徽之居山陰(浙江紹興)時,其朋友戴逵住剡溪。一個夜雪初霽的晚上,王徽之忽然思念朋友,便連夜乘船前去看望。但是當他隔夜到達時,卻并不見人就回舟而返了。人問其故,答曰:“本乘興而來,興盡而返,何必見戴?”于是,這個“雪夜訪戴”的故事,就成了魏晉時期高人雅士風度的傳奇性表現(xiàn)。作者運用“本不”“不因”“那得”等詞語,使得本詩前后呼應,又為一個稔熟的典故平添了一些傳奇色彩。
汴京紀事
(二十首選三)
劉子翚
空嗟覆鼎誤前朝[1],骨朽人間罵未消。
夜月池臺王傅宅,春風楊柳太師橋。
梁園歌舞足風流,美酒如刀解新愁[2]。
憶得少年多樂事,夜深燈火上樊樓[3]。
輦轂繁華事可傷,師師垂老過湖湘[4]。
縷衣檀板無顏色[5],一曲當時動帝王。
[注釋]
[1]覆鼎:鼎在古代象征著封建皇權(quán),這里指北宋政權(quán)的傾覆。